2021-11-27
分子生物学前沿论坛第55期 | 许超教授做客“分子生物学前沿论坛”
//评论数 //参与数

2021年11月23日下午,应殷平教授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许超教授做客分子生物学前沿论坛,带来题为“翻译后修饰调控蛋白质稳态的分子机制”的报告,为大家分享了他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响应疫情防控政策,本次会议为线上进行。

在生物进化中,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大分子的化学修饰可以决定细胞周期与细胞命运,这与蛋白质机器动态装配及细胞周期调控息息相关。许超教授致力于三个方面的研究:1)生物大分子化学修饰调控分子机制;2)泛素化—酶体系统调控激酶活性机制;3)化学探针通过干预修饰调控细胞命运。

此前研究已发现,b-actin上His73位点的N3甲基化修饰能够调控Actin的动态组装。许超教授团队通过晶体学方法,在添加AdoHcy小分子抑制剂的情况下,分别解析了SETD3与甲基化修饰或未修饰的b-actin的复合物结构,阐明了SETD3催化b-actin His73 N3甲基化修饰的机制,促进了SETD3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并且,该团队阐释了骨架上微管去酪氨酸化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此外,许超教授团队鉴定并解析了线虫PICS复合物的两种不同亚基组成的结构,其参与下游不同的功能。

许超教授团队还致力于泛素化-酶体系统中蛋白质稳态机制研究。特定的N端氨基酸残基会被特定的连接酶E3识别,从而被泛素化标记和降解。在蛋白的C端也存在这种现象。高等植物对外源性缺氧的分子响应是由ERF-VIIs(group VII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s)驱动的,这些转录因子会上调植物抗逆相关基因表达。而在氧气充足时,PCO家族蛋白可以催化ERF-VII的保守N末端半胱氨酸反应产半胱氨酸亚磺酸,从而触发N-降解途径,导致ERF-VII被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许超教授团队通过结构生物学方法,解析了PCO2/PCO5的晶体结构并揭示了其发挥催化功能的机理。此前对N-降解途径的E3连接酶已有广泛研究,但对C-降解途径相关的E3连接酶及其识别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许超教授团队最近主要针对cullin-RING E3连接酶受体蛋白质FEM1A、FEM1B、FEM1C识别“C端降解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许超教授团队分别解析了FEM1C与来自SIL1、NS11、OR51B2、Clone13四种蛋白Arg/C-end degron肽段的复合物晶体结构。还一步解析了FEM1B和CDK5R1 C-end degron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发现不同受体蛋白具有不同的序列识别偏好性。同时,基于Cul2FEM1对底物识别选择性差异,鉴定出了20多个潜在受Cul2FEM1调控的新底物。目前,许超教授团队正在开发相关探针,尝试通过诱导E3活性,靶向降解肺癌相关蛋白。

报告结束后,师生对许超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积极提问交流。


报告人简介:

    许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长期从事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与生物大分子修饰的分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集中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工具,结合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等手段,研究真核生物中生物大分子化学修饰,包括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核酸修饰产生、消除和识别的分子机制,以及这些修饰异常的致病机理,并通过化学小分子筛选,辅助药物设计达到控制或者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