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而立,今又戊戌。2018年10月2日,是华中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庆典日。是全体华农人的狂欢庆典日。
1898年,本一个动荡年代,外国殖民势力入侵,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爱国志士奋起图强,探求“教育救国”之道。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请求设立湖北农务学堂。1905年,张之洞在学堂新校址的开学典礼上勉励师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并挥毫书下“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寄托了对农业教育的厚望和振兴农业的理想。
湖北省农务学堂的创办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源,同时也成为了华农的壮丽起点。198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经过20多年艰苦奋斗,学科专业覆盖了农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门类,在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随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2005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同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学科数并列全国第21位,在各类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进入世界五百强。
“211”、特色985、“双一流”、“2018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如今的华农,低调的经过120载岁月的洗礼,却依旧日如中天,朝气蓬勃。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校训的华农,走过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百余年,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华中农业大学虽数次易名,但文脉里始终流淌着“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家国情怀,巍巍学府,栉风沐雨,华中农业大学在120年征程中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半个世纪以来,从华中农大先后走出了10多位享誉中国农业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两院院士,陈华癸、陈文新、赵其国、范云六、刘更另、王明庥、熊远著、喻树迅、印遇龙、邓子新、张启发、傅廷栋、王汉中、陈焕春、邓秀新,还有“橘翁”章文才、“十字花科科长”刘后利、“菇神”杨新美......
不难发现,代代华农人心系人类命运、献身国家发展、勤奋刻苦,践行着张之洞当年“兴农富民”的理想。用“顶天”的成果、“立地”的精神向世人诠释了一所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蛋白质研究团队的所有师生也深知,奋斗是给青春最好的礼赞,是献给百廿校庆,最好的礼物。蛋白质研究团队将不断践行华农精神,向先辈学习,为建设华农贡献自己的力量。
挹江流浩浩荡荡,挟沃野郁郁苍苍。萃俊秀于三楚,聚硕彦于一堂。
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雍雍穆穆,跻跻跄跄。
宏农学,扬国光,日新永无疆。
——华中农业大学校歌
实验空隙观看校庆直播

以下是蛋白质研究团队于2018年10月2日下午2时的工作状态
旧版首页
全新首页
NCS
学术网站链接
蛋白质化学工具
蛋白质平台
实用工具网站
学术动态
人文建设
学术交流
人物随感
其他新闻
学术周边
科学大事件
Online PDB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Prior to 2014
实验室概况
研究方向
Thesis Defence
Lab Meeting
Fun Time
Awards
Talk
Notice
Experiment notebook
实验室安全教育
Groupleader
Associate Professor
Postdoctoral Fellows
Ph.D Candidates
Master Candidates
Undergraduate
Collaborator
Former Lab Members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