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下午,殷平教授课题组2018年研究生毕业答辩于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c302进行,武汉物数所唐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曹罡、彭贵青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任若冰教授与中山大学高嵩教授组成评审团,对2015级硕士研究生阮凤英与2015级博士研究生申翠翠毕业答辩进行严格把关,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此次答辩。
15级硕士研究生阮凤英做了题为“拟南芥SMC5/6复合体中ASAP1-SNI1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技术路线的初探”的答辩报告.SMC(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对染色体结构的维护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具有着重要意义,而SMC5/6在DNA修复方面行使着重要功能,SNI1作为其亚基参与植物免疫反应、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同时SNI1与ASAP1互为同源蛋白,因此对ASAP1-SNI1的结构解析有着重要意义。经过上千个日夜的摸索,最终利用共表达方法验证了ASAP1-SNI1的直接相互作用,确定了ASAP1-SNI1的合适表达条件,确定了ASAP1-SNI1的相互作用区域,同时筛选了晶体结晶的24000种条件,优化晶体结晶的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15级博士研究生申翠翠做了题为“人工设计的PPR模块特异性识别靶标RNA的机制研究”的答辩报告。PPR(Pentatricopetide Repeat protein)是一类RNA结合蛋白,真核生物中分布广泛,参与翻译激活、RNA重构、翻译抑制、RNA保护与编辑等功能,因此通过人工设计PPR模块从而寻找PPR蛋白中的识别密码子与RNA的对应关系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经过近两年的不懈的努力终于解析了PPR-U10-RNA晶体结构,揭示了PPR模块与密码氨基酸与RNA碱基的识别机制,同时也阐明了非密码氨基酸在PPR结合RNA中的作用,为优化PPR基序设计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后续发展。在毕业答辩的最后,她们共同表达了对殷平教授以及实验室成员们深深的谢意,感谢老师们在学业课题上的指导,在生活中的照顾,感谢师弟师妹们在实验中的帮助,感谢家人默默的支持,感谢华中农业大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的平台,说到情深之处,不禁潸然泪下。
答辩结束后,评审团对她们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与三年艰辛的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提问,同时对论文中出现的内容排版以及课题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旧版首页
全新首页
NCS
学术网站链接
蛋白质化学工具
蛋白质平台
实用工具网站
学术动态
人文建设
学术交流
人物随感
其他新闻
学术周边
科学大事件
Online PDB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Prior to 2014
实验室概况
研究方向
Thesis Defence
Lab Meeting
Fun Time
Awards
Talk
Notice
Experiment notebook
实验室安全教育
Groupleader
Associate Professor
Postdoctoral Fellows
Ph.D Candidates
Master Candidates
Undergraduate
Collaborator
Former Lab Members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08号